浪潮长期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慧计算战略 ,以“硬件重构+软件定义”的技术发展理念
浪潮英信服务器NF5280M5:2U空间内提供百变配置,灵活应对多种应用场景。新计算平台提供强劲计算能力,支持新一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关于戴尔服务器代理商推荐的这款dell R250服务器为您实现数据的价值。这是一款入门级1U机架式服务器,不仅能经济实惠地处理常见业务工作负载,同时还能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信息来源:www.010inspur.com.cn |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5日
很少有企业的领军者,能够如王恩东这样对技术的趋势,和产品的细节把握的如此深刻。当然这与他本身长期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有关。这种技术背景,使王恩东对人工智能产业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王恩东说,“浪潮提供中国50%以上的人工智能计算产品,基于浪潮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产品、模式上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凝炼为三点,即融合、开放与敏捷。与此同时,这些趋势也给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带来了新的变化和要求,让产业生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融合的趋势是产业级的融合,而不局限于IT本身。
从IT的角度,计算、存储、网络在融合,互联网行业的头部大公司,几乎全部在IT基础设施里面应用了融合架构。同时,5G时代推动了IT与CT的融合,而工业互联网推动了IT与OT的融合,当然还有AI技术与传统行业应用的融合。
其次,开放是推动产业整体性进步的基础。
王恩东说,“开源的边界越来越广阔,从最初的操作系统开放,到云和大数据、算法框架等基础软件的开放,再到以Risc-V为代表的芯片的开放,以OCP、ODCC为代表的计算硬件的开放。由软件到硬件,开放持续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的确,我们也看到许许多多的大行业用户开始拥抱开源,选择开放性的硬件。
第三,敏捷让我们能够适应这个加速变化的时代。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盛行,导致前端高速变化的业务需求为后端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以更敏捷的方式创造计算力,为前端应用提供强大的源动力。敏捷研发、敏捷制造和敏捷交付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标记。
今年春晚的百度红包令人印象深刻,而在此背后,则是浪潮2.88秒交付1台服务器的壮举,正是浪潮引以为傲的JDM模式创造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对“敏捷性”有极高要求的任务。
融合、开放和敏捷,形成了一个企业纵向的核心竞争力,而生态化,则会再一个平行的维度上,推动整个产业的成功。在浪潮的生态策略中,通过整合通用计算芯片、加速芯片等技术形成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在整个生态中对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行业ISV和分销商起到联结和承载作用。以此做到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做大蛋糕,实现智慧计算的产业共建。而融合、开放、敏捷与生态,形成了让智慧计算焕然一新的四个基本元素。